
这次反攻沈阳配资开户,第18军接到的命令如下:
第18师在南津关、三游洞继续收容整理;
第11师和第199师第597团负责进攻龙泉铺;
第199师第595团进攻土门垭、第596团进攻茶店子。
也就是说,第18军已经从收复宜昌的主角蜕变成了配角,表明通过前期的反击作战,陈诚已意识到收复宜昌几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放弃了让自己的核心部队担负收复宜昌的重任。
于是,当天入暮时分,第199师将防守的小溪塔以南之将军岩、馒头嘴阵地交给第26军下辖之第44师,将金家堤及其以东阵地交给了第55师。随后,开往宜昌以东约50华里远的茶店子附近。
午夜时分,第199师抵达目的地后,宋瑞珂即刻给各团下达了作战任务:
一、第595团开赴茶店子东南山地,以陈俊生营围攻土门垭而占领之;以林振球营占领土门垭东北侧高地,破坏附近之公路桥;刘炳圭营占领土门垭以北山地线构筑工事,并掩护陈、刘这两个营的行动。
二、第596团占领茶店子西南山地,并附工兵营构筑工事,限6月22日上午7时前完成野战工事,准备阻击宜昌东窜之敌。俟工事完成后,以李国齐营为师预备队,位置于茶店子。
三、第597团开赴龙泉铺以西地区,归师长方靖指挥,进攻龙泉铺之敌。限6月22日凌晨1时向第11师报到,接受任务。
已着通讯连齐同林排随往架设电话,届时向我通话,报告情况。
四、师直属部队止于茶店子附近待命,师指挥所设在茶店子、塘坊之间的山上草屋。
6月22日凌晨,第18军调整部署之后与日寇的又一次作战行动正式开打,首先交锋的不是第199师,而是第11师。
当时,日寇出动骑兵400~500人,从龙泉铺以西地区向第597团侧后运动。该师侦知消息后,立刻前去截击。
图片
侵占宜昌的日军骑兵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第11师派出的部队行动隐秘,下手果敢,芳日军进至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后,立刻发动攻击。子弹、手榴弹好像一张巨网,兜头罩在敌骑兵队形当中,打得敌人惊慌失措,队形大乱,官兵们奋勇向前,迫使日军向南回窜。
紧接着,与日寇交火的是第199师第595团陈俊生营。该营在接到攻击命令后,立刻向土门垭之敌发动进攻。
这里有日军一个加强中队,他们利用村沿围墙严密防守,顽强地阻挡着该营的攻击。上午9时左右,该营清除了日军的外围据点,把这股日军团团围住。
紧接着,陈俊生下令发起强攻,试图一举攻破日军阵地,聚而全歼。可是,一直战斗到中午时分,该营还是无法取得进一步进展。
与此同时,林振球营亦按照命令将土门垭以东之公路桥破坏。不久,,日军从鸦鹊岭方向开来14辆坦克,后面跟着满载武装人员的卡车约100余辆,准备救援被陈俊生营围攻的土门垭阵地上的日军。
但是,因为公路桥已被破坏,他们到达公路桥以东地区后,不得不下车,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林振球营发动猛攻,意在攻破该营的防线后,直接向陈俊生营发展进攻。
林振球采取纵深配备,逐次抵抗的方式,率领人马一边抵抗,一边撤到了第595团山上的阵地。
这样一来,陈俊生营即将面临日军增援部队的直接攻击。前面的狼群没有消灭,后面跑来一群老虎,事已至此,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他不得不率部撤到塘坊以东的山上。
随后,该营被团长章紫云留作第595团的预备队。
这时候,第11师已经击退了日寇骑兵,集中力量攻击龙泉铺之敌。在我军的勇猛攻击下,这里的日军已被打得岌岌可危,眼看就可以全歼。就在这关键时刻,其援军赶到发动反扑。
于是,第11师不得不调整部署,对付增援日军,而对龙泉铺之敌的攻击锐势顿减,至此,该股日军没有被歼灭,我军也未能夺取龙泉铺。
陈俊生这个营撤退时,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这时,第595团团长章紫云已令所部在茶店子东南山地阵前构筑好阻塞工事。
图片
被击毁的日军坦克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当追击的日军坦克冲到半山坡时,绊动了第595团官兵预先设置的集束手榴弹,一时间,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将行驶在最前面的坦克履带炸断,致使其趴了窝。
随后,日军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清除中国军队预先埋设的集束手榴弹。扫清完障碍,日寇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继续朝第595团据守的山上阵地发动了攻击。
眼看日军来到阵前,章紫云一声令下,第595团官兵用子弹与手榴弹猛烈打击,日军被打的丢盔弃甲,丢下一些尸首,向后退去。
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整顿队形,以同样的方式再度向山上发动攻击,仍被我第595团官兵击退。到黄昏时分,日军担心入夜后受到我军夜袭,不得不向鸦鹊岭方向窜去。
1940年6月23日,陈诚对第18军的作战任务再度调整,第11师和第199师奉命撤回到宜昌东北地区。
其中,第11师主力部署在小溪塔以北,黄华国带领的第33团占领小溪塔东南一带高地。
宋瑞珂的第199师接替第44师和第55师的防地,实际上等于是返回了两天前的态势。该师即以第596团把守在南津关、前坪、310高地等阵地上;以第595团附第597团谢营占据将军岩、馒头嘴、金家堤阵地,左翼与第11师黄华国团取得联系。
这时候,本应该撤下去的第55师却因遭到日军飞机和炮兵扰乱射击,撤不下去。
该师师长杨勃,就是淞沪会战时期,从第14师团长提升到第67师旅长的杨勃,因此,只有将第55师也交给宋瑞珂指挥。
宋瑞珂在抗战前曾担任第42旅旅长,是杨勃的顶头上司,现在二人都是师长,宋瑞珂看在杨勃是他军校同期同学的分上,不好真的指挥原本不属于的官兵,便说二人共同指挥。
次日中午,日寇似乎已察觉中国军队再度换防,在没有搞清楚来的是哪支中国军队的情况下,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决定趁着换防的中国军队还没有熟悉当地的地形之际,发动攻击,夺取被中国军队占领的阵地,改善宜昌的防守环境。
于是,日寇向金家堤阵地凶猛地扑了过来,他们很快就突破了第55师陈仲明团的阵地。此时,整个第55师只这个团还有战斗力,所以用于防守金家堤。
宋瑞珂得悉情况后,大为惊讶,立即命令第595团团长章紫云对敌实施反击,夺回失去的阵地。
于是,章紫云亲自带领一个营朝日军猛扑过去,经过激战,击退了日军,完成了反击任务。
下午2时,日军再度向中国军队发动攻击。不过,这次是用炮兵进行,炮击方向也改在彭家湾,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
炮击结束后,日军不是向彭家湾一点进攻,而是大举出动兵力,向几乎所有第18军防守的阵地全面攻击,尤其将重点攻击方向定在川汉路基和金家堤阵地线上。
日军的如意算盘是,依据往常的作战经验,我军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彭家湾地区,从而放松其他方向的防守,借此可以一举击破中国军队的整个防线。
然而,第18军各级指挥官头脑冷静,临危不乱,没有上当,各师各团严守各自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拼死搏杀。
特别是川汉路基和金家堤一线,面对已冲到阵前的日军,据守此处的第18军官兵抡起步枪,发起反冲锋,多次进行了刺刀见红的肉搏战。官兵在章紫云、陈俊生两位团长的指挥下,勇猛顽强,终于在天黑时分,将日军全部击退。
6月25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感觉反攻宜昌、当阳、荆门均没有得手,部队伤亡很大,乃重新调整部署如下:
一、第33集团军接替荆门以北双河、仙居守防,仍归第5战区战斗序列;第31集团军开往河南第1战区。
二、第26集团军辖第75军第6师、预4师在远安、两河口、雾渡河一带对荆门、当阳派出警戒部队。
三、第26军第41师、第32师担任穆家垱、谭家台子、赵家店、范家湖亘穆家店、紫阳、巷子口之线守备。其第44师置于曾家畈附近。
四、第8军第5师、第103师、荣誉第1师担任枝江、宜都、红花套沿江防务。
五、第73军第15师、第77师、暂编第5师担任公安、松滋地区防务。
六、第87军第43师、第118师、新编23师担任石首、华容地区防务。
七、第2军第9师、第76师,新编33师开巴东、建始整训。
八、第94军第55师、第121师、第185师以一部担任平善坝、石牌预备阵地构筑工事,主力开三斗坪、黄陵庙、罗佃溪整训。
也就是说,从这时起,反攻宜昌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画上了句号。
这份调整后的名单里,没有提及第18军,并不是陈诚忘记了他赖以起家的部队,而是让该军负责接下来的抵抗任务,掩护其他部队的后撤行动,拖住日军。所以,第18军第11师与第199师面临的压力空前增大。
就在第55师撤走的当天,宜昌日军趁机向第199师第595团把守的金家堤阵地以及第11师第33团把守的小溪塔东南阵地发动猛烈进攻,但被英勇顽强的中国军队击退。
6月26日凌晨,日寇改变部署,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从第595团与第33团结合部的间隙,向北进犯,试图侵占小溪塔,威胁整个第18军的侧背。
幸而,第199师新上任的步兵指挥官曹金轮到前线视察,发现情况不妙,当即命令第597团谢营进行还击,2个小时后,敌人被迫撤退。
随后,日军又出动更多的兵力,把攻击方向指向第11师第33团,试图从这里打开一道继续进攻的缺口。
第33团官兵在团长黄华国的率领下,浴血奋战,虽说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终因伤亡巨大,无法支撑,被迫逐步向后转移阵地。
这样一来,第199师的左翼颇受威胁我宋瑞珂必须调整部署以应对新的局面。于是,他令第595团于当天黄昏后,转移到将军岩亘南明山之线占领阵地,第597团主力占领小溪塔南川汉路基以东高地线,一部扼守小溪塔向东警戒。
次日,日寇对将军岩、南明山猛扑多次,但第199师居高临下,顽强阻击,使得敌人的企图无法实现。
此时,彭家湾阵地已落入敌手,那里距离将军岩只有400米,师指挥所继续设在将军岩已不安全,宋瑞珂遂遵照军长彭善的命令,冒雨将指挥所迁移到黄柏河西岸黄家沟口崖上的庙宇。
6月28日上午,日军再度向将军岩、南明山展开猛攻,防守在将军岩的第199师官兵奋力反击,他们先用子弹与手榴弹阻击敌人的进攻,继而进行肉搏战,阵地丢失后又夺回来,如此反复多次,使得该部战斗力遭到极大的消弱,这个制高点最终被敌人攻占。
在南明山方向上,尽管日军同样攻势凶猛,把守在这里的第199师另一部官兵在付出了巨大伤亡后,还是将敌人挡在南明山山麓。
29日,鉴于南明山阵地已成孤立之势,宋瑞珂命令章紫云留下一个营由副团长指挥,掩护该团主力经小溪塔附近渡河,到黄柏河西岸占领阵地;留下的那个营则在第595团转移完毕后,撤至黄柏河西岸。
但是,章紫云认为,只有自己留在南明山指挥掩护才有把握完成任务,坚决请求宋瑞珂让自己留下来,而命令副团长率领该团主力先撤。
就在该团主力撤退之际,日军又发动了更加凶猛的攻击,章紫云率领的这个加强营依托原有工事奋力抗击敌人,一直到黄昏,主力部队全部安全转移到新的阵地后,他才命令撤退。
但是,日军的进攻势头并未减弱,为了保证掩护部队安全撤退,章紫云率领一个排的兵力,继续阻击敌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依然坚守阵地,直到该营全都过河,才下达转移的命令。
渡河之际,由于黄柏河上游连日大雨,山洪暴发,他由两个兵士扶持着过河,被汹涌的洪水冲走。一周后,才在枝江百里洲河汊上找到遗体,团长章紫云殉职。
就在同天,一部日军由将军岩经彭家湾西犯,逼近黄柏河,有从肖家岩以北渡河企图。
宋瑞珂得知后,立即命令少校团附陈梁指挥特务连以及没有马匹的骑兵连在董家大包占领阵地,猛烈阻击;并命令少校参谋洪毅烈指挥工兵营两个连在黄家沟口附近侧击西犯之敌,终将敌人阻挡在黄柏河东岸。
这天中午,日酋占据了将军岩、镇境山,他们从制高点上用望远镜观察中国军队的动向,发现第199师指挥所已转移到黄家沟口独立庙一带,即刻命令炮兵对那儿连续炮击。
正在这里指挥作战的师长宋瑞珂听从了曹金轮的建议,将指挥所转移到黄家沟内一座独立的住屋。这时候,正在附近阵地上指挥作战的团长张涤瑕左臂负伤。宋瑞珂让他到师指挥所休息,部队由该团副团长指挥。
但是,张涤瑕不肯休息,只是叫卫生员包扎了一下,又回到火线,亲自指挥部队与日寇作战。
图片
宜昌磨基山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日军已经稳固地占据了宜昌,接下来,为了保障飞机在飞机场降落的安全,企图侵占南津关、310高地、肖家岩之线。
6月30日,日军集结兵力,趁中午烈日当空之际,利用高粱地隐蔽接近前坪,突然袭击第596团2营阵地。
在与敌人激战2小时后,该营营长章正甫在对日军发动反攻时,身负重伤,致使阵地被敌人占领。章正甫本人则在转移到万县重伤医院后,不治身亡。
紧接着,日军从前坪继续向南津关、310高地攻击前进。596团团长罗国良率领主力在这一带阵地上坚决阻击敌人,与日寇浴血奋战,终于迫使日寇停止于前坪,再也无法向前发展。
这时候,军长彭善得知失了前坪,不由得异常恼火,直接打电话给罗国良,厉声命令:“如果不马上收复前坪,即提头来见。”
宋瑞珂深知,596团分布在310高地、肖家岩之线,部队既要守卫这一线阵地,又要反攻前坪,根本无法完成任务,遂命令第597团接替310高地到肖家岩一线阵地,方便罗国良集中全力反攻敌人。
在战场上,军长发怒可不是闹着玩的。罗国良识得厉害,立即收拢人马,接连不断地向日军展开反攻。可是,激战两天,第596团仍无法收复前坪。
至此,谁心里都清楚,前坪很难收复了。彭善也没有兑现让罗国良提头来见的誓言,在宋瑞珂的再三请求下,撤职充任师部附员。第596团团长则由刚刚伤愈归队的军部上校附员叶迪接任。
不过,从7月初开始,日军由于兵力不足、补给线进一步拉长,已经没有能力对第18军防守的阵地发动大规模进犯。
这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本是极好的机会,可以调集人马,向敌人展开反攻。但是,在此之前,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已将用于反攻的兵力调整到后方整补。
所以,在前线继续与日军交战的部队连防守现有阵地都感到力量不足,根本无法承担反攻任务,加之没有援兵,只能眼睁睁地看到宜昌掌控在日军手里。
这一阶段,对于苦战20余天的第18军将士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喘息机会,能够借此机会好好休整;而且,面对日军小规模的骚扰与试探性攻击,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还以颜色。
这20余天的战斗,第18军确实伤亡惨重。第11师在当阳一战中损失了不少人马,以残破之师与日寇再度交锋,损失更是惊人。
第199师就更不用说了,担任了第18军的主攻任务,除了章紫云团长牺牲、拨归该师指挥的张涤瑕团长受伤、唐立石团长在进攻龙泉铺时患急性肺炎送后方医院治疗、罗映斗营长负重伤、章正甫营长伤重丧生之外,仅连排军官就伤亡了100多人,兵士伤亡达3 000以上。
为了守住阵地,宋瑞珂不得不对部队进行调整,他将第595团和第597团各编成一个营,令胡强指挥这两个营的作战行动;以第596团编成两个营,守备南津关、310高地、肖家岩亘黄家大包之线,配备成两线,两周轮换一次。
这期间,白天,日寇在飞机的掩护下,派遣小部队向第18军阵地骚扰;夜间,就是我军的天下了,各部则派遣小部队袭击敌人。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0年8月下旬,其他部队前来接防后沈阳配资开户,第18军在宜昌地区的作战行动,终于告一段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深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